今天是:

退休了你是哪一派?

来源:离退休工作处  时间:2018-01-02   浏览:30

 

    柏林洪堡大学马克思肖朗科人类发展研究所发现,当下德国老年人口的认知功能和幸福感水平高于20年前的同龄人,也就是说,和20年前相比,现在的老年人显得更加年轻。

我相信如果把这个研究搬到中国来,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。当衰老和死亡不像过去来得那么快时,生命之河的下游就延长了。如何在下游里行舟,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
孙子派:含饴弄孙

朋友建平一退休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小外孙身上。她不仅管吃喝、管接送,也参与到外孙的教育当中,从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,到增加孩子的能力和见识,建平都十分用心。为了胜任这个“新的工作岗位”,她读了不少家庭教育书籍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建平也写出了十几万字《隔代教养手记》,她说她要证明,隔代教养并非都会骄纵孩子。

    建平说,当年自己忙于工作,也曾经把孩子托付给长辈,回想起来,总觉得有些遗憾,错过了孩子成长中很多宝贵的时刻。现在帮助孩子带孩子,自己时间上更充裕,可以做得更好,也多了一个继续学习、完善自我的机会。我把像建平这样的人,称作老年人中的“孙子派”,他们把为子女解忧、

带好孙辈,当作自己退休后的新使命,也享受了很多的天伦之乐。

孔子派:造福社会

下面的朋友或许更像老年人中的“孔子派”——孔子55岁离开鲁国,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。63岁时,孔子曾这样形容自己:  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"显然,  “含饴弄孙”并非孔子的使命,他关心的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,如何能够影响政治,改善人性和社会。

刘莹在60岁生日那天,给自己预约了一个高端体检,将身体里外上下都查了个遍。拿到体检报告后,她知道自己零件基本完好,于是做了个决定,离开职业经理人的岗位,开始在公益领域创业,她觉得中国当下需要用民间力量去解决的问题太多了。现在,她仍像过去那样,每天6点起床,7

到办公室开始工作。她说自己再工作上1 0年、20年完全不成问题。

庄子派:逍遥游览

胡莲和周作山与“孔子派"不同,他们觉得已经辛苦了一辈子,且自己的知识结构也跟不上社会的快速发展了,因此到点就干脆利索地放弃了工作,背上包开始做“逍遥游”。

    作为工薪阶层,他们并不富裕,但他们精打细算,把过去存的钱用来理财,退休金则全部花在旅行上。几年来,他们跟团、自由行、自驾,去了三四十个国家。作为老年人中的“庄子派",他们在旅行中接触不同的文化,欣赏不同的风景,他们觉得自己心胸更加开阔,精神上也更加丰富愉悦,这让他们无法停下脚步。

墨子派:发展爱好

高云说,直到老了,她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。她做过很多年党务工作,职位也不算低,退休后过了一段茫然无措的日子后,她爱上了手工。当旧衣服在她的手底下变成美丽的地毯时,她说自己心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“满足和宁静"。而在摄影班中,白发一族更不少见,他们提着长枪短炮,现

身在公园、花海、古镇……,微信成为他们秀作品的大好平台。有位摄友告诉我说,学习摄影,也是让自己能够多出来跑跑,接触外界,这样不会衰老得太快。

就把这些心灵手巧,能够发展自己爱好的老年人,权归为“墨子"派吧,只取其喜欢观察与动手、精通技艺之意。

老子派:养生之道

在朋友圈中,总有些人喜欢传养生的微信:不能吃什么,要吃什么;怎么防癌,怎么辨别疾病的征象,怎么急救,‘等等。傍晚的“养生堂时间”,他们也必会盯在电视前,认真听讲。

是不是该把他们叫做“老子”派?老子长寿,活了101岁,应该是养生之道的先行者吧,他倡导“养生之经,要在自然。动不知所向,止不知所为,随物卷曲,随波而流……”

孝子派:高堂尚在

在老年的诸子百家中,还有一支“孝子派”。他们高堂尚在,退休后便把主要的时间精力留给了父母,侍奉茶饭,寻医问药,联络友人,陪伴出行,撰写回忆录什么的。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老人的寿命延长,如今的“孝子",要为父母做的事情远比古人更多,时间也更长。70多岁的老人照顾90岁的老母亲也并不少见。






 

SCAU Copyright ©  2017-2018华南农业大学离退休工作部(处).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

邮编:510642 电话:020-85280093 传真:020-85280094